永遠生活在別處

信息,作為媒介的主要產(chǎn)出,卻把生活體驗變成了無止無休的新聞標題。

作者:胡泳 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 來源:南風窗 日期:2022-04-25

曾幾何時,身體的在場是第一手體驗的一個先決條件。但是,媒介技術的演進改變了這一點。共享的體驗原本以日常生活為基礎,一代一代傳承下來。信息,作為媒介的主要產(chǎn)出,卻把生活體驗變成了無止無休的新聞標題。通過信息消費而獲取的關于事件和人物的知識,壓倒了有關體驗的敘述。信息創(chuàng)造了一個事件豐盛但體驗匱乏的世界。體驗逐漸在我們身外發(fā)生,獲得了自主的生命,變成了一種奇觀(spectacle),而我們則成了這種奇觀的觀眾(spectator)。然而,在這個過程中,事件的傳播喪失了敘述的權威。

現(xiàn)在,一個人可以在身體缺場的情況下成為某種社會表演的觀眾;這種表演的舞臺找不到具體的地點標記;結果是,一度把我們的社會分成許多獨特的交往環(huán)境的物理結構的社會意義日漸降低。傳播技術允許公民同身體上缺場的行為主體和社會過程建立某種程度的連接,通過這種連接,他們的體驗和行為選擇被重新結構化。

對于前現(xiàn)代的人來說,缺場的權力之源—例如君主和教會的擴大化的統(tǒng)治—注定是不可見的和不可滲透的。隨著傳播技術的擴散,情況變得極為不同。這些技術強化了在地方生活世界和 “外面的”世界的侵入之間建立“工作聯(lián)系”的潛力,與此同時,經(jīng)由象征的撒播創(chuàng)造了新的遠距離關系:“親身體驗”和“中介的體驗”日益交織在一起。

這一切所指向的是,場所從空間中分離出來,產(chǎn)生了一種嶄新的“在場”與“缺場”的關系。在前現(xiàn)代社會,空間和場所總是一致的,對大多數(shù)人來說,在大多數(shù)情況下,社會生活的空間維度都是受“在場”的支配,即地域性活動支配的?,F(xiàn)代性的降臨,通過對“缺場”的各種其他要素的孕育,日益把空間從場所分離了出來,從位置上看,遠離了任何給定的面對面的互動情勢。

當我們以技術為中介來替代以往的那種社會交往習慣之時,其實從某種意義上來講,我們在返祖,即我們越來越趨向于原始的游牧民族,好似狩獵者、采集者一樣。狩獵者、采集者與土地之間沒有忠實關系,也絕少“地域感”,具體行動與具體場所之間缺乏緊密的紐帶。

網(wǎng)絡空間將原有的現(xiàn)實社會以比特形式復制和重塑時極速擴展,使我們仿佛打穿了虛擬與現(xiàn)實的界限,而實現(xiàn)了現(xiàn)場缺席和網(wǎng)絡在場。但同時無法避免的困擾是,我們在現(xiàn)實中確實缺席,但在網(wǎng)絡中是否真正在場?

在當下的互聯(lián)網(wǎng)上,以及未來的元宇宙中,線上一個ID、一種影像化的存在即可以表示我們在場,但在這些符號的背后,屏幕那端的個體究竟是誰,其以何種狀態(tài)與我互動都是未知的,這在線教育模式中充分顯露。盡管信息技術可以讓學生有機會獲取大量的在線學習資源,但基于現(xiàn)實的連接始終缺位,學生缺乏同伴的在場陪伴,師生無法在互動中確認彼此信息的接收度,也缺乏面對面的真切體驗。數(shù)字化為我們提供不同步在線也可接收信息的便利之時,也帶來了空間感與意義感的消失。我們不無驚訝地發(fā)現(xiàn),通過現(xiàn)實空間與身體在場感傳遞的意義遠非數(shù)字化可以模擬,學校、電影院、教堂等場所的存在,正是為了詮釋身體在場對于互動儀式和情感意義的重要性。

然而,我們必須承認,“網(wǎng)絡化生存”就是我們今天的生存狀況。可以說,我們從一個“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的世界,第一次來到一個“海內存知己,比鄰若天涯”的世界。從今而后,由于虛擬世界的打擾,我們永遠在場,而又永遠缺場,借用小說家的形容,我們永遠生活在別處。


版權聲明

本刊及官網(wǎng)(南風窗在線)刊登的所有作品(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聲音、錄像、圖表、標志、標識、廣告、商標、商號、域名、程序、版面設計、專欄目錄與名稱、內容分類標準及多媒體形式的新聞、信息等)未經(jīng)南風窗雜志社書面許可,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形式使用,違者必究。

版權合作垂詢電話020-61036188轉8088,文小姐。